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化工废水,其特点为:排放量大、毒性大、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高、色度高、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C低,可生化性差,治理难度大等等。
在总氮方面,化工废水常常需要一年四季持续大量投加碳源,来维持总氮达标,但还是难免出现危机情况,生化系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是苦不堪言。
来看看这个案例吧!
一、项目概况
某集团电池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统设计4000m/d,实际运行处理3200m/d,进水总氮500-600mg/L,氨氮30-40mg/L,COD140-240mg/L,出水总氮不达标为50-150mg/L之间。
处理目标:降低总氮至40mg/L以下,COD控制至100mg/L以下。
二、问题分析
1、生化系统生物脱氮能力崩溃,反硝化能力差。生物脱氮主要依靠反硝化菌在缺氧状态下,将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还原成气态氮(N₂)的过程。而该系统缺乏适合的反硝化菌来进行反硝化,总氮去除主力军(反硝化细菌)不足,超负荷运行。
2、进水碳氮比不均衡。碳氮比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的比例,不能提供给主力菌大量能量。没有足够能量怎能干活?
3、现用碳源的成本过高,传统碳源营养单一。人食五谷杂粮,需要保持蔬菜,肉类合理搭配,保证摄入营养均衡,微生物也是如此。而传统碳源葡萄糖,甲醇,乙酸钠营养物质单一,不能促使反硝化细菌茁长成长,导致生化系统抗冲击能力弱,易崩溃。
三、生物修复方案
01
在不改动水厂原有设施的前提下,采用微生物易吸收利用的速优倍®-XC系列碳源
+维他命-X1生物促进剂,改善菌群结构,优化生化系统。
02
对各系统进行操控,泵的流量调节、主反应区搅拌效果(曝气大小)、加药设施、泥水分离设施(沉淀池的泥位)、排泥设施、压泥等。
03
做各个关键工艺参数点理化指标监测,保持系统污泥浓度MLSS在2500mg/L-3000mg/L,SV30在18%-25%,对处理后水质进行跟踪监控,保证出水水质。
04
对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指导。
四、系统优化效果
采用“高效反硝化菌+新型营养剂”同时对投加流量、污泥浓度、曝气程度进行调整后,第三天出水总氮呈下降趋势,从280mg/L降低到40mg/L以下。总氮、COD呈达标状态,效果显著;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得到改善;系统反硝化能力增强,出水总氮一直处于稳定达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