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的危害
氨氮的存在使得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氨氮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养殖等行业。氨氮的存在会导致水深度变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氨氮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两种化合物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此外,氨氮的存在还会助长春季蓝藻的生长,影响水源水质,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去除氨氮的方法。
1. 简单有效的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实现沉淀氨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含量较低的水体。通过加入氢氧化钙、肥料、泥浆等材料,可以使氨氮与材料进行反应,形成沉淀结晶,最终沉淀下来。
2.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氨氮吸附技术,它是一种物理吸附作用的方法。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氨氮的吸附效果非常好。它不仅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还可以去除其他污染物质,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周期性更换和再生。
3. 生物脱氮法
生物除氮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过程的脱氮方法。通过微生物,把氨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成分,如氮气和二氧化碳。生物脱氮法需要一个适合的环境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环境的调节和微生物的保护。同时,使用生物脱氮法要耐心,需要长时间操作。
较为为环保和经济的方法是生物法,即采用微生物降解氨氮,其中可用到污水处理菌种处理,如下:
(1)硝化菌
硝化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依靠周界环境供应氧和供给无机碳源的碳无机化合物为食物。硝化作用是指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再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其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均为植物生长的重要无机盐营养物质,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
(2)反硝化菌
反硝化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防止硝酸盐积累导致水环境的破坏。因此,反硝化菌在控制氮污染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3) 厌氧氨氧化菌
厌氧氨氧化菌是一个新发现的菌种,可以将氨氮在不需氧化的情况下转化为硝酸盐、氮气和水。其中,转化为氮气的过程也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4.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对废水进行筛选和分离的技术。膜材料不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也不同,常见的有超滤膜、RO膜、NF膜等。膜分离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因此成本较高。
总的来说,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选取哪种方法去除氨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氨氮含量、处理量、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